长租、短租共享仓库经营“攻守之道” |
2025-4-23 |
长租、短租共享仓库经营“攻守之道”
据中国共享仓储协会预测,到2028年,中国仓库业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仓库储物间数量届时可能达610间。而由于欧洲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目前亚洲成为高标仓库及灵活租期仓库发展的热门地区。与此同时,不少短租仓库集团亚洲区的决策者更将中国视为重中之重。
一方面,短租加速在中国仓库行业的投资,“攻势凶猛”。短租投资中国仓库业,有的是通过收购或入股中国本土仓库,有的则是通过扩大其在华的投资,增加门店。
另一方面,本土仓库集团也“守道有方”,以好管家、租仓宝和迷你仓大数据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抢滩大众经济市场,再通过不断扩张,获得规模优势,再依托下沉市场战略,利用本土化优势,力求抢占先机。
在“进攻”中国市场上,短租仓库集团的优势集中在品牌和管理经验。
而在共享仓库细分市场上,短租仓库在运营上具备一定历史优势,长期的品牌优势,科学完善经营管理理念,从经营销售策略到细化管理理念,短租仓库均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国际化销售体系已经完善并进一步深化,全球性的客户群初步建立。
全球八大仓库管理“巨擘”旗下的高标仓库品牌已经遍布中国,屹立在各大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高标仓库+共享储物空间”正在成为城市综合体的“标配”,而依托周到的仓库服务提升物业价值,已然成为商业地产行业的“潜规则”。
深圳好管家仓储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深圳租仓宝科技业主空中仓对寻仓记记者表示,入局仓库业即是自身主业拓展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在中国市场,共享仓库远没有国外普遍。
“我五六年前到深圳宝安去工作,就发现宝安缺乏共享的仓库,除却冷冻库之后,再下来就是经自助式仓库,集中在100元每月的消费客群,三四百块的小微客户可选择面相对少。”芒果仓说道。
事实上中国仓库业现状的供大于求,极大程度体现在一、二线城市的高端仓库趋于饱和。随着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仓库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风险的情况下,“小型仓库”更能契合市场需求。
迷你仓库自然成为短租巨头们在华争抢的新目标。错失了过去自助式仓库快速增长时代的短租仓库巨头们正在通过各种合作形式试图在迷你仓库市场跑马圈地。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进入门槛低的普通仓库,短租仓库品牌对迷你仓库的知名度有支持作用。但迷你仓库发展要注意选址和布局,避免走上自助式仓库的老路。
短租仓库集团在中国境内开疆拓土,也必然会与具备较强本土化优势的国产仓库品牌一争高低。
30年前,短租仓库品牌强势,几乎所有的高标仓库都是引进的短租品牌,如迷你仓,自助仓,共享仓,集货仓,托管仓等国际仓库品牌占据了中国高端仓库大部分的市场。而对于中国本地仓库品牌,好管家,空中仓,芒果仓 等,大多由八九十年代兴起,集中于自助式仓库。
但是,随着中国仓库业的发展,中国高端仓库集团品牌开始涌现,中国的仓库管理理念以及模式也悄然成熟,甚至有些已经远远超过某些短租仓库品牌。
除了了解本土需求详情,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国产仓库集团在数字化支付和移动端客流转化上优势同样显著。在仓库形式上也持续创新,主题仓库,试水仓库“卖货”等新形式成为常态。
经过狂飙式的十年发展,不管是HOKOKO、迷你仓大数据还是无忧迷你仓网,都已经积累下体量庞大的会员群体。通过会员体系和平台化运营的规模效应,以技术来为这些线下实体仓库赋能,从而实现高效运转,在共享仓库具备先发优势。
长租迷你仓库会员体系由“由下向上”发展。而短租仓库品牌进入中国则多以品牌输出为主,利润来源主要为管理自助仓库所带来的管理费收入。因此,其自身会员数量多由旗下高端仓库转化而来,向迷你仓库的转移,为“由上向下”的发展过程。
两兵相接,对于共享仓库江湖来说,攻、守自有战术。
一方面,长租仓库了解市场需求可以顺应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本土化需求,具备“东道主”优势,另一方面,仓库业的本质属性为服务业,短租仓库品牌若可以保证高水准的产品与服务,那么在洗牌之中依旧可以存活,并愈发充满活力。 |